在推進移風易俗過程中,青縣流河鎮人和鎮村村容村貌也越來越美。河北日報記者 王雅楠攝
在青縣木門店鎮蘇太州村村民服務中心內,談起移風易俗喪事簡辦十三條,村民們十分認可。河北日報通訊員 尹向平攝
“自從村里有了紅白理事會,辦紅白事都有了規矩,省心、省錢又省力,大伙兒打心眼兒里贊成!”前不久,在青縣木門店鎮,群眾提起紅白事簡辦都很認同。
近年來,青縣積極推進移風易俗,著力破除陳規陋習,大力倡導喪事簡辦、喜事新辦,健全完善村紅白理事會,推進村規民約的修訂,鄉風文明深入人心。
“按新規矩辦,省了心也省了錢”
“不怕您笑話,以前俺村里給過世老人辦喪事,白事辦得比紅事還費事?!?月21日,在青縣木門店鎮前吳召村,村民王培寧說父親母親相隔一年離世,“父親的喪事是按照老風俗辦的,又花錢又費心費力;母親的喪事按新規矩辦,省了心也省了錢?!?/span>
2019年8月份,王培寧母親去世。正當兄弟姐妹5人討論老人的喪事怎么辦時,前吳召村黨支部書記和紅白理事會“總理”前來吊唁,向其家人宣傳移風易俗政策,白事要按新出的村規民約來辦。
“不是我要大操大辦,過去村子里有老人去世,除了搭戲班,還要請舞獅團,宴席規格相互攀比,煙酒檔次也越來越高,沒個三五萬,抬送不了啊。那時不論窮富,別人家辦事都講排場,咱簡辦了生怕讓旁人笑話不孝、不懂規矩?!蓖跖鄬幷f,兄弟姐妹們當即贊成喪事簡辦,“這下好了,可以按政策規定來辦事,攀比之風也該剎一剎了?!?/span>
王培寧在為母親治喪期間,沒有放鞭,沒有搭戲班,宴席控制在每桌160元,煙控制在每盒5元,取消了酒水?!罢麄€喪事辦下來,我算了算,就花費了1萬多塊錢。村民也都認可,說與其老人走了鋪張浪費搞形式,還不如生前多盡孝?!?/span>
“家庭富裕的‘掙個臉面’,家庭困難的也‘打腫臉充胖子’。其實村里人都知道白事辦得這么復雜,沒有任何意義,但大家礙于面子,往往隨大流。誰也不敢帶這個頭,生怕落個不孝順?!鼻皡钦俅寮t白理事會“總理”王煥義感慨,“其實很多村民有呼聲,期盼著這種陋習早日改變?!?/span>
2019年7月,前吳召村整合了紅白理事會,在鎮政府的引導下,按照“喪事簡辦十三條”的標準重新訂立了村規民約。
其中,對白事的操辦規格明文規定:壓縮服孝范圍,一般朋親以白花代替孝衣;降低餐標,每桌價格不超過200元;取消酒水;香煙每盒5元以下,并嚴控消費總量。
“村規民約一出,都按規矩辦事,大家不用再怕丟面子。我們通過大喇叭廣播、召開座談會等方式宣傳新的村規民約。如果誰家要辦白事了,我和紅白理事會會長肯定第一時間趕到?!鼻皡钦俅妩h支部書記王文強說,“我們村是純農業村,村民們的收入主要靠務農、打零工。我給老百姓算了一筆經濟賬,如果種一畝地能賺500塊錢,那么喪事簡辦省下的3萬塊錢,等于老百姓種60畝地的收入。老百姓掙點錢不容易,沒必要都花在走排場上。移風易俗改革推行以來,我們村的喪事費用均控制在兩萬元以下?!?/span>
“把省下來的錢拿去奮斗、打拼,更有意義”
“按照以前的習俗,結婚這樣的大喜事肯定要大擺宴席,可俺們村現在流行喜事新辦。只要兩個孩子好好過日子,把省下來的錢拿去奮斗、打拼,更有意義!”青縣木門店鎮東拋莊村村民王秀芬笑著說,去年10月份在村里的農家小院里為兒子舉辦了婚禮,沒請婚慶公司,而是響應村里喜事新辦的號召,各個環節一切從簡。
王秀芬介紹,兒子、兒媳是在天津打工時相識,經過一年多的戀愛,決定結婚。如今二人都在天津打工,十分恩愛。
“以前,村里辦喜事酒席至少400元一桌,煙都是20塊錢一盒的,光酒席錢算下來就得五六萬。人家都這么辦,你辦不辦?”王秀芬搖搖頭說,“辦喜事前,主家提前四五天就開始請客,并請來戲班,正日子請客都是去飯店,還得有婚車、放鞭炮。如果再算上彩禮,沒有幾十萬,甭想娶媳婦?!?/span>
“結婚日子一定,村主任和紅白理事會‘總理’就來到我家,介紹新制定的村規民約,說宴席每桌不能超過300元,煙每盒不能超過5元,酒水取消,唱戲、歌舞全部取消。哎呀,這是省錢的好事,俺和丈夫都很支持?!蓖跣惴艺f,“就是女方家在山西,當地習俗咱也不清楚,當時很怕一說簡辦媳婦娶不回來了。沒想到,親家特別開通,爽快地說婚禮就按東拋莊村的規矩來辦?!?/span>
按照村規民約,婚禮宴席由村里的“流動餐廳”承辦,每桌240元的標準,用的5元一盒的煙,用了6輛婚車,沒有放鞭炮?!靶率滦罗k,以后還能參加村里的好兒媳、好婆婆評選,老風俗改得好?!蓖跣惴倚χf。
東拋莊村村委會主任黃為利告訴記者,盡管大家對陳規陋習都很反感,但礙于情面,沒人去抵制,輪到自家辦事,也只能隨大流。攀比之風、大操大辦其實早就讓人們苦不堪言,很多人家娶完媳婦后,都是債臺高筑、負債累累。
東拋莊村先后成立了紅白理事會、道德評議會,在制定村規民約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,把推動移風易俗與尊重傳統禮俗結合起來,讓婚喪事費用降下來,讓村民辦事既隆重又節儉。
“紅白事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,其中很多風俗已經傳承多年。剛開始的時候,村里也有不同聲音。我們就一直琢磨,如何讓村民操辦紅白事既能夠承擔得起,還不失面子?!秉S為利說,一個村就好比一個大家庭,必須要有規矩,村里牽頭成立了由黨支部、村委會成員加“總理”組成的紅白理事會,在全村提出了“喜事新辦、白事簡辦、厚養薄葬”的原則,并修改完善了村規民約,對各個細節進行了嚴格規定。比如喜事酒席每桌不能超過300元,煙每盒不能超過5元,酒水取消,唱戲、歌舞全部取消等,沒想到村民們很是贊成,都能照此標準辦理。
“不光是酒席簡辦,整個婚禮辦得也比較簡單,但是我們收到的祝福一點也不少,婚禮也很熱鬧?!蓖跣惴业膬鹤狱S英桂說,“年輕人就應該摒棄陋習,如果一味地攀比走形式,吃苦受累的是父母。把省下來的錢拿去奮斗、打拼,更有意義?!?/span>
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后,喜事簡辦、婚宴推遲,喪事簡辦,取消聚會聚餐已成共識,移風易俗凸顯了更重要的現實意義。
1月30日,家住青縣木門店鎮后吳召村的宗煥雨和張曉翠選擇簡辦婚禮,進行了一場為防控疫情“讓路”的接親儀式,整場婚禮只有12人參加。
“村里一直提倡移風易俗,制定的村規民約也很人性化,我們本身就很支持,即使沒有疫情,我們也喜歡簡簡單單的。這次遇上疫情,婚禮更要簡辦了,兩個人幸福最重要?!弊跓ㄓ暾f,年輕人就應該帶頭推進移風易俗。
如今在青縣,紅白事簡辦已成風尚。青縣流河鎮人和鎮村村民申忠和說:“以前辦事比的是誰排場大,現在比著看誰孝敬老人、誰家日子過得和睦順當。過去讓人費盡心思的紅白事,如今由紅白理事會全程承辦,規格統一從簡,讓我們既有‘面子’,也有‘里子’?!?/span>
越來越多的群眾更注重將孝道盡在平時,崇尚厚養薄葬。一些村民表示,村里兄弟妯娌之間關系更加和諧了,現在也很少有因為巨額喪葬費用而鬧矛盾的現象。這些正是青縣持續深化移風易俗、厚植文明理念的結果。
如今,青縣把移風易俗作為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,在全縣范圍內采取多方位宣傳、推動各村建立紅白理事會、制定村規民約各項章程、典型帶動引領等多項措施,引導群眾逐步養成勤儉節約、崇尚文明的生活習慣和方式。與此同時,青縣還把移風易俗與打贏脫貧攻堅戰、深化美麗鄉村建設、基層社會綜合治理結合起來,讓人民群眾在移風易俗中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。(河北日報記者 王雅楠)
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本網站立場。